(相关资料图)
“小张老师的课堂很有趣,我想和小张老师做朋友!”“我今天学会了怎么吹手埙,我回家要吹给爸爸妈妈听!”晨光微曦,夏日蝉鸣。这个暑假,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后坪镇中心学校的学生迎来了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启智铸材——STEAM科普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志愿者们。
今年是该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保康的第七年。7年来,他们为这里的孩子带来了丰盛的科普“大餐”。这位被小朋友们亲切称呼的“小张老师”是团队成员之一张宇昕。
“有人知道我们说话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在课堂上,张宇昕带领着学生们探寻声音的奥秘。她先是通过拨动伸出的尺子,拨动紧绷的橡皮筋,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等一系列实验告诉大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然后,她又向学生介绍了声音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为了让小朋友们对其进一步理解,她为大家分发了纸杯、细线等实验用具,耐心地指导他们自制纸杯电话。
小朋友们拿到材料后,先将两个纸杯底部用牙签钻出一个小孔,然后再将两个纸杯用细线连接,最后将细线固定,这样一个纸杯电话就做好了。“老师,我这电话真的有声音!”“老师!手机放在电话上后我听到的声音变大了!”大家拿着自己的“电话”欢呼雀跃起来。
在讲授声音这门课后,张宇昕还带领学生认识了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埙。“桃李三生黄口儿,春回桑梓放埙吹。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埙的音色朴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宇昕向学生们说道。随后,她向学生们介绍了两种关于埙的传说,并从埙的材料演变、音孔演变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了埙的发展历史。
在讲解完埙的基本知识后,她邀请了志愿者李義政、王振朝来教大家如何吹奏手埙:先将双手手掌交叉,拇指压在关节上,两拇指之间留一条细小的缝隙,然后向小缝下方吹气。小朋友们跃跃欲试,都鼓足了气,铆足了劲对着自己的手埙吹奏,霎时间,教室里回荡着悠扬的音乐声。“我刚开始一直吹不响,小张老师很耐心地教我,在我多试几遍后我终于吹响了。”一名学生开心地说。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传递下去。”课程结束后,实践队的志愿者们感触良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龚润东 黄天佑 尚紫荆)
作者:程墨 龚润东 黄天佑 尚紫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