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仪首歌 通讯员 胡艳丽 报道
(资料图片)
在骄阳似火、暑气熏蒸的夏日里,当旅客乘坐着平稳舒适的高铁,穿越青山绿水,感慨高铁风驰电掣时,在济莱高铁沿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战高温、斗酷暑、逆热浪,与崇山峻岭为伴,用脚步丈量高铁安全,他们是振邦集团安检分公司驻济莱高铁铁路沿线的巡护队员们。
他们的巡线“故事”
在长青隧道出口,巡护队员杨友强正在巡线,对隧道两边的设施进行“体检”。巡护二中队中队长朱超告诉记者,今年21岁的杨友强家是莱芜的,是二中队的一名队员,他和另一名同事负责长青隧道出口处上下行约3公里的路段,每天对负责范围内的高铁沿线进行4至6次的巡防。
公司四大队驻济莱高铁巡护共有三个中队,144名巡护队员,巡防里程数84.623公里。主要是防止无关人员入线、非法施工、沿线烧荒、放养牲畜、采石,处理轻、硬漂浮物,查看桥隧通行情况、有无树木侵限等,及时将可能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沿着“滚烫”前行
短短3秒钟,一趟高铁便疾驰而过,下午两点,记者跟随着“守隧人”杨友强的脚步,一路巡视。因为隧道山体坡度较大,站在山脚抬头望去,上山小道仅容一人勉强通过,且台阶陡峭,给人感觉是稍有不慎就可能踩空摔下,不得不扶着栅栏小心前行。攀登途中,杨友强还要时刻注意防护网是否松动,空隙大的地方用石头堵住,防止小动物闯入,仔细观察隧道外侧的排水沟和泄水口,汛期到了,看是否存在淤堵。下午两点,户外温度高达四十度,再加上上山道路曲折蜿蜒,在山间穿行,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额头上流下来,浸透了衣服和身上的装备。杨友强却说早已习惯,他不时停下用望远镜进行查看,观察高铁接触网有无漂浮物。大约2个小时后,巡查工作终于完成,此时,杨友强浑身湿透,汗水沿着帽檐顺着脸颊往下淌、他脱下马甲,藏蓝色的制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随身携带的一瓶水,已被“烤”热,他一饮而下。
杨友强说,在日常巡线时,除了要避免踩空外,还要特别注意划伤、落石、蚊虫叮咬等危险,巡护中发现的漂浮物等“战利品”,按照规定掩埋或带到山下。
包里装着沉甸甸的“责任”
你的包里有哪些东西?有一把打开家门的钥匙,有一部联络世界的手机,可能还有一支记录美好的钢笔?作为一名巡护队员,杨友强身上每天都要扛着一个“百宝袋”,塞得满满的,却没有一件是多余的,铁条、钳子、望远镜、记录本、瓶装水、藿香正气水……前几天因为雨水充足,杂草丛生,他还拿着镰刀,用来清除杂草。
巡护路线是明确的,任务也是清晰的,检查铁路护网是否破损变形或者开焊,刺丝滚笼是否脱落变形或者缺失,通道是否通畅……这些用品不仅能观察高铁接触网有无漂浮物,还能维修、加固基本设施,如此包包带给巡护人十足的安全感,更是他们沉甸甸的责任。
“这项工作其实很枯燥,大山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吃喝全靠自带,唯一陪伴的就是这个工具包。”杨友强说,“但责任重大,一点也不能马虎。一路上,随时随地都可能是我的‘战场’,所以我要始终将它们扛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并在本子上做好完整和真实的记录。”
说着,杨友强从包里拿出一瓶藿香正气水:“这是公司为我们配备的防暑降温品,还有茶,风油精。高温天气,领导们非常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当好铁路沿线的“眼睛”
“汛期到了,一定要仔细,不能有一点疏忽,必须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四大队中队长刘发威叮嘱队员说。“高铁运行安全大于天,我们的巡护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旦有人或大型牲畜进入线路内,就可能会造成行车事故。巡护员就相当于守卫高铁安全运行的‘眼睛’,保障每一辆列车安全抵达。”
一阵阵热气从轨道不停地往外窜,杨友强拿出记录本,一边记录要点,一边顶着烈日沿着护栏向前走,检查护栏是否有损坏、是否有异常情况,他认真做着记录。
日常巡视还比较简单,汛期巡视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连续降雨,山路湿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还要重点加强对隧道口、护网、排水沟等重点部位的检查等,处理漂浮物、清理清障,防止护栏内塌方、落石、水冲边坡等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
此外,巡护队员还积极向周边居民宣传如何爱护铁路、安全出行,并劝导居民不攀爬、不损坏铁路设施,不要在铁路线上散步、长时间停留,自觉遵守铁路规定,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发生不安全事故。
头顶烈日直面骄阳,脚踏热浪无惧高温。巡线仍在持续,振邦集团安检分公司驻济莱高铁巡护队用汗水诠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责任,用一腔赤诚和实际行动,为出行旅客撑起了一把“安全伞”。